设为首页   |   加入收藏
服务分类
 热处理专栏
产品分类
 新型模具钢
 日本日立模具钢
 日本大同模具钢
 日本山阳模具钢
 瑞典一胜百模具钢
 奥地利百禄模具钢
 德国布德鲁斯模具钢
 美国芬可乐模具钢
首页 - 用户服务 - 热处理专栏 
什么是强化氮化?强化氮化的工艺参数怎样?
 
强化氮化是以提高工件表面硬度、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为目的的氮化工艺。它是一种时间长,而且成本很高的化学热处理方法,只用于承受载荷较大的精密零件,如镗床主轴、镗杆、内燃机曲轴、航空发动同传动轴、齿轮等零件。
氮化温度、保温时间和氨分解率是强化氮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艺参数,其确定原则如下。
(1)氮化温度
图   表示氮化温度对表层最高硬度、氮化层深度的影响。可以看出,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,表面硬度降低。当温度超过560~580℃时,硬度下降更加明显。这是因为氮化后的表面硬度主要决定于氮化物的弥散度,氮化物的弥度,则硬度越高。500℃以下,氮化物地聚焦不显著,温度对氮化物弥散度影响较小,故硬度变化不大,氮化后表同有高的硬度值;温度超过560~580℃,氮化物迅速聚集长大,弥散度减小,氮化层表面硬度也显著降低。
 
 
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,氮原子的扩散速度显著增大,同时也加快了渗层对活性氮原子的吸收过程,因此氮化层深度也随着增加。但是,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,氮化零件的变形量也随着增大。
确定氮化温度时,应综合考虑对氮化层表面硬度、渗层深度及变形量的影响,常在480~560℃范围内选择。形状复杂、表面硬度要求高的精密件可取下限温度。为了不影响零件心部的机械性能,氮化温度一般应低于调质回火温度40~70℃,以保证基体组织强度在氮化过程中不受影响。
在生产上,为了加快氮化速度,又保证硬度不降低,发展了各种分段氯化工艺。如38CrMoAlA钢制气缸筒,要求氮化层深度0.5~0.8mm,硬度(HRA)>80,第一阶段采用低温(510℃±5℃,12h),高氮势(或低分解率);第二阶段用550℃±5℃,50h,低氮势(或高分解率,也可用525℃±540℃两段氮化工艺。生活中还有低温-高温-低温或低温-高温-高温的三段式氮化不。对于不锈钢等高合金钢氮化,由于氮原子在这类钢中扩散困难,不易得到较深的渗层,一般采用较高的氮化温度(550~650℃)以提高氮化速度。
(2)氮化时间
氮化温度一定时,氮化保温时间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所要求的氮化层深度。图   为38CrMoAlA钢在不同氮化温度和氮化时间下对氮化层深度和硬度的影响。随着氮化时间的延长,氮化层的深度不断增加,并呈抛物线规律变化,见图   ,即开始增加的速度快,随着时间的延长,渗层深度增加得越来越慢。过长的氮化时间对提高渗层深度效果不明显。温度不同,渗层深度增加的速度也不同,温度越低,增加的速度也越慢。因此,在较低的氮化温度下(例如500℃),要想得到较深的渗层是不可能的;只有提高氯化温度,才能获得较深的渗层。但是,当氮化温度超过500℃时,氮化温度越高,渗层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就越低,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,硬度迅速下降。
因此,氮化保温时间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工艺参数,一般要通过生产实践摸索,才能正确地确定。经验表明,38CrMoAlA钢在正常氮化温度(510~560℃)下,氮化层深度为0.4mm以内时,平均氮化速度为0.015~0.02mm/h;氮化层深度在0.4~0.7mm时,氮化速度为0.05~0.15mm/h。渗层更深时,渗速更慢。
(3)氨分解率
氨分解率高低直接影响着零件表面吸收氮的速度。分解率过高,炉气中氮和氢所占的体积大,零件表面吸附大量的氢,将妨碍零件表面对氮的吸收,使表面氮浓度降低,氮化层硬度及深度减小;如果分解率过低,大量的氨来不及分解,提供的活性氮原子太少,也会降低氮化速度。因此,氨分解率是氮化工艺中一个工艺参数。
氨气分解率取决于氮化温度、氨气流量、炉内压力、零件表面积及有无催化剂等因素。实践表明,对应于一定的工艺温度,氨的分解率有一个比较适宜的范围。一般氮化温度选择在510~530℃时,氨分解率控制在25%~45%较好。在氮化过程中,经常采用调节氨流量的方法来控制分解率。
 上一条:工件在氮化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件?     下一条:什么是软氮化?它与气体氮化相比有哪些特点?
首页 | 公司简介 | 产品展示 | 公司新闻 | 产品知识 | 人才招聘 | 营销网络 | 联系我们 | 客户反馈
 友情连接: 模具钢材 | 模具钢 | 基体钢 | 模具材料 | 锻造模具钢
上海阪村实业有限公司
ShangHai BanCun Metal Products Co.,Ltd.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高新技术开发区 电话:021- 60533888 60533777 传真:021-68383999
E-mail:3512762661@qq.com ICP备案编号:备案号17055156号-1